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中,收藏著兩套利用傳統(tǒng)工藝修訂的家譜,這兩套家譜的制作者就是肥東縣石塘鎮(zhèn)人張德文。他傳承著祖輩從清朝末年繼承下來的技術(shù),守護著這最后的傳統(tǒng)手藝。
修一套家譜耗時好幾個月
張德文家手工制作家譜的作坊就在肥東縣石塘鎮(zhèn)。走進小作坊,到處堆滿剛裝訂好的家譜,這是肥東一戶姓周的人家最近找到張德文修訂的一套800份家譜。張德文80歲的老父親和家里的幾個親戚正在用針線裝訂家譜。
“這一套家譜整個做下來,得用上好幾個月的時間。因為制作的工序全部都是手工,程序繁瑣耗時,這是我們的老把式,和新的印刷技術(shù)不能相提并論。”張德文說,制作這樣一本家譜從統(tǒng)計人口到排版、校對、制版、印刷,再到分頁、裝訂,每一步他都要親自督導(dǎo),“排版和制版只有我能做,其他的工序家里人都能幫得上忙。”
“傳統(tǒng)工藝之所以現(xiàn)在受到人們的追捧是有它獨特性的。”張德文稱,修訂家譜用的是宣紙,宣紙的質(zhì)地很軟沒有辦法使用機械印刷,“之前我們也買過機器,回來以后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弊端以后,還是用原來的傳統(tǒng)印刷了。”
除此之外,傳統(tǒng)工藝使用的是水性油墨,這樣的油墨能滲透到紙張里,而現(xiàn)在大多數(shù)使用的是油性油墨,油墨只能浮在紙張表面不能滲透。“水性油墨適合保存,油性油墨不能很好地進行保存。”
手藝是祖父從清末傳承下來的
說到張德文的這門手藝,還得從祖上說起。祖父在清末至民國時期是專門從事家譜手工制作的,俗稱譜師。當(dāng)時使用的還是木雕活字工藝,“我父輩受祖父的言傳身教,自小就掌握了工藝的全流程,隨著祖父一直做到解放前夕。”
“解放后,這門手藝就擱置了下來,一直到90年代初,有人登門到我家來詢問能不能再修家譜了。那個時候我父親年紀大了,做不動了,他就讓我做。”
張德文親手制作的第一部家譜是《宋氏四修家譜》,這部家譜使用的不僅僅是傳統(tǒng)的印刷技術(shù),連排版使用的都還是活字印刷的技術(shù)。如今,這部家譜也被張德文家當(dāng)做史料收藏了起來。后來,這部家譜不知怎的流到了香港,被一名香港收藏家收藏,并親自來訪要求張德文能夠再版。
重新將這門手藝拾起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,因為那個時候很多人并不信任張德文,“他們覺得這種技術(shù)太落后,耗時而且成本高。”張德文說,那個時候生意很差,很多人進門問問然后調(diào)頭走掉。
后來,周邊一些有名望的家族遠在美國、中國港臺的親戚回來,找張德文修家譜后,大家意識到原來這是門好手藝,這才開始漸漸對張德文的手藝信任起來。
兩部家譜已被故宮圖書館收藏
“家譜三十年一小修,六十年一大修。”張德文說,所以修家譜也會遇上旺季和淡季。上世紀90年代是一個修家譜的高峰,最近沒有那么多,但是一年到頭也沒有什么閑的時候,“現(xiàn)在每年冬至到清明這段時間,訂單最多了,現(xiàn)在我們正在制作的這部就是清明接到的單。前兩天我又接了一個家譜的訂單。”
2012年春天,安徽裴氏宗親會會長裴世平要印刷家譜及家訓(xùn)等書籍,經(jīng)人介紹找到張德文。幾個月后,這部印制好的《裴氏家譜》被以收藏珍貴文本及資料為主的故宮博物院圖書館、首都圖書館收藏。
張德文也因為這部《裴氏家譜》聲名鵲起。這之后,由他印制的《徐氏家譜》也于2014年春節(jié)被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收藏,“我想他們收藏我印制的這些家譜的用意,可能就是覺得我們制作的這個手藝是傳統(tǒng)工藝,現(xiàn)在會做且還在做的人,在全國可能也找不到幾個人了。”
新聞鏈接:何謂家譜
家譜又稱祖譜、宗譜、家牒、家乘等。是一種以圖表形式,記載一個以血緣關(guān)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,與地方志、正史構(gòu)成中華民族史學(xué)大廈的三大支柱之一。
家譜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,昌盛于明清。
家譜蘊藏著有關(guān)人口學(xué)、社會學(xué)、歷史學(xué)、民族學(xué)、遺傳學(xué)及地方史的資料,有重要的科學(xué)研究價值,對海內(nèi)外華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,尋根問祖,增強民族凝聚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