銹跡斑斑的老印刷機,大大的飛輪,履帶轉動間,一份份1938年1月11日《新華日報》創(chuàng)刊號頭版隨之刊印出來。6月2日,一臺解放前的老印刷機運抵新華日報報史館,并將向公眾展示,屆時大家將有機會親手印刷一張《新華日報》1938年的創(chuàng)刊號。
老印刷機重印新華日報創(chuàng)刊號
據(jù)悉,這臺修復的老印刷機來自于青島的“時光印記”印刷博物館,該館也是全國唯一私人收藏的印刷博物館。館長阮同民告訴記者,這臺解放前的老印刷機,與新華日報早期在武漢和重慶用的是同一類型,重約1.2噸,有個大飛輪,飛輪作用是一旦停電,工人可以通過手搖來進行印刷出版。
為了讓這個老家伙 “動起來”,青島的老印刷師傅對機器進行了修復,更換了零件,并按照新華日報創(chuàng)刊號的原樣,刻了一張銅版,上墨后即可印刷。“當時的印刷機用的鉛字印刷,但是因為很多繁體的宋體鉛字找不到了,我們只好刻了一整塊銅版,整體印刷。”阮同民告訴記者。
據(jù)新華日報報史研究所所長趙劍波介紹,1938年1月11日,經過中共代表團與國民黨方面的多次談判,《新華日報》在武漢面世,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(tǒng)治區(qū)公開發(fā)行的唯一報紙。從創(chuàng)刊號開始,新華日報始終高舉抗戰(zhàn)、團結、進步大旗,深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歡迎,成為偉大民族解放戰(zhàn)爭中催人奮進的號角。
1938年10月24日武漢失守,《新華日報》從武漢撤離輾轉遷渝,印刷機也隨之撤至重慶西三街。在重慶大轟炸時期,印刷機即遷至化龍橋虎頭巖下,并在山巖間簡易防空洞內,為黨的新聞事業(yè)艱苦耕耘了八個春秋。目前,這臺出版過3000多期《新華日報》的老印刷機保存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,為國家一級文物。
自費300多萬元收藏200多臺老印刷設備
印刷機之于報紙,就像長矛之于勇士,鋼琴之于樂師,是工具,是靈魂,也是歷史的見證。為了尋找與武漢重慶時期同類型的老印刷機,新華日報報史館向全國征集,幾番周折找到了時光印記印刷博物館。
館長阮同民告訴記者,自2012年以來他收藏了從民國年代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同型號的印刷機、鑄字機、銅字模、切紙機等近兩百多臺,其中印刷機一百多臺,銅字模三十多箱,這些的花費最少已有300多萬元。
為啥會收藏老印刷設備呢?
“因為小時候我就是聞著墨香長大的。”80后的阮同民笑著說,他可謂出生于印刷世家,叔叔是山東沂水縣印刷廠車間主任,而這個印刷廠前身則是《大眾日報》印刷廠。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,印刷廠用的活字印刷,阮同民從小在鑄字車間玩,有一些字模掉在地上師傅來不及撿,他就去幫忙。“那時候覺得很神奇,原來這些漢字是這么鑄出來,這么印出來的。”
隨著激光照排技術的革新,活字印刷方式也逐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……看到大量的活字、印刷機、銅字模被當做廢品處理,阮同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“活字印刷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,我看到日本東京有個漢字館,我國臺灣地區(qū)也有類似的體驗館,就想著在大陸也搞一個類似的載體。”2012年,從叔叔廠里收了三臺老設備開始,阮同民又走訪了全國十幾個城市的老印刷廠,搜尋老印刷設備,2013年他在青島南京路成立了首家活字印刷館,一邊制作手工印刷制品,一邊向市民提供活字印刷體驗服務。
后來更是擴大成了私人博物館,并打出“時光印記”品牌,打造“博物館-手工藝場-兒童親子教育-研學基礎”的商業(yè)模式, 同時做起了跟印刷、漢字有關的文創(chuàng),并先后在全國開設了三百多家合作店,8家直營店,真正讓活字印刷在線上線下“活”了起來。
收藏這些印刷設備,阮同民走過陜西、山西、山東、浙江、東北……無數(shù)的邊遠山村,考察過數(shù)不清的老廠房。有一次為了收一臺老機器,需要找工人先把墻拆了,才能挪出來。還有一次寧波印刷廠的老機器,人家機器免費送他,但是他找了叉車才能把機器運出來的,可是折騰得夠嗆。
原來“活”字這么有趣
“活字印刷”、鉛字,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,但是“時光印記”卻把這門古老的技藝在文創(chuàng)世界里“復活”并開出了花。
記者在阮同民位于青島的一個車間看到,靠墻處是一排排“鉛字柜”,擺滿了一架一架 “鉛字”,所有的鉛字高度一致,大小不一,都是按偏旁部首儲放,“一套鉛字就是6300個左右,我們還要分字號,從一號字到五號字都有”。更有意思的是,早年的鑄字都是按斤來賣的,一號字56個一公斤,5號字要三四百個一公斤。
車間里擺放著三臺老鑄字機,把鉛塊放到鑄字機的鉛鍋里,加熱到350℃融化,字模放到機頭里,齒輪咔噠聲中,一個個鑄好的鉛字就掉出來,鉛字排好加上墨就可以印刷了。
“我是聞著油墨味兒長大的,你見過鉛字印刷的文字嗎?跟我們現(xiàn)在看的書不一樣,鉛字印刷的制品摸上去會有凹凸感,那就是文字的痕跡。”阮同民說,經常會有家長帶著孩子來他的體驗館,同樣是一首孩子會背的唐詩,當用鉛字印刷的方式印下來,讓孩子拿到手里,這種心靈上的震撼,是其他形式給不了的。也正是在此啟發(fā)下,他們開發(fā)了《春曉》《靜夜思》《望天門山》等詩詞活字印刷材料包、體驗包,孩子們可以自己在家印刷古詩。后來更是從鉛字延伸到挖掘漢字的故事,開發(fā)了鑰匙扣、銅制書簽、百家姓產品等文創(chuàng)產品,并在線下與文創(chuàng)實體結合,量身定做課程裝備,老物件就輸出了,老的機器又盤活了。
泱泱中華,從甲骨到竹簡再到今天的紙張,文字的載體變了,但國人對于文字的感情并沒有消退。從活字印刷到今天的激光照排,印刷的技術變了,但是一份報紙所承擔的責任和擔當永不會缺席。